聲樂是一種人聲演唱的音樂形式,也是一門抽象的藝術表演形式,看不見、摸不著,它不同于其他的器樂或是舞蹈。聲樂是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喉嚨及周圍肌肉群并結合氣息,共鳴腔體,腰腹等其他身體肌肉,發出節奏、情緒、音色有變化的聲音。人們通常把聲樂演唱通常分為幾種唱法,分別是美聲唱法,民族唱法,通俗唱法。其實科學的發聲訓練只有一種,就是美聲唱法的訓練方式,訓練好聲音、氣息的能力后運用在不同的歌唱風格上而已,如:詠嘆調,藝術歌曲,民族民間作品,流行音樂等。
聲樂學習分為三個階段:
自然階段(天生的嗓音條件、樂感、音準等),不自然階段(學習的過程中,原始的發聲方式與科學的發生方式糾正、打架、融合的過程),科學自然階段(掌握科學的發聲方式后,形成肌肉記憶,升華為新的自然的狀態)。
培訓方式:
我校聲樂教學遵循科學性,可持續性,教師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,首先會從自然聲區、中低聲區開始解決,然后是換聲區,后解決高聲區。 作品學習從中外藝術歌曲、中小型作品開始演唱,切記長期、大量的演唱流行通俗作品、或是大型高難度作品。
聲部劃分:
通常我們分為男高音、男中音、男低音,女高音、女中音、女低音;界定聲部有個誤區不是唱得音高就是高聲部,唱不上去就是低聲部,主要是根據音色條件,好的中低聲部演唱者也能上高音,高聲部也能唱低音,只是沒有對方的音色更漂亮,高聲部一般音色比較輕盈、具備金屬感的聲音,在高聲區也比較方便;中低聲部一般聲音比較渾厚,在中低聲區也更落得下去;各聲部不同,適合的作品也就不同。
注意事項:
一是做好譜面作業或者稱為案頭作業,為上課做好充分準備,語言,節奏,音準,符號,創作背景等;
二是課上養成錄音,做筆記的習慣,全神貫注,充分調動積極的狀態,和活躍的大腦;
三是課后反復思考研究聲樂問題,一周七天至少練五天,每天一小時以內就好;
四是多關注聲樂相關的音樂知識、藝術門類,多參與觀聽講座、音樂會,培養自己的音樂素養、藝術審美和正確的聲樂觀念。
服務熱線:023-62936387
校區:重慶市南岸區天文大道二號附5號(總校區) 重慶市南岸區黃桷埡涂山湖旁(二外集訓校區)